参会咨询
时间:2023-11-10 点击量:343
11月8日,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日注气能力达到130万立方米。至此,全国首个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群先导试验工程全面投运,标志着我国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牟家坪、老翁场储气库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境内,由二叠系茅口组枯竭型气藏改建,全面建成后最大日采气量将超5000万立方米,将有效保障川渝地区及全国季节调峰和应急供气。
与其他类型的储气库相比,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具有气井产能高、储集空间大、水侵影响小等优势,但建库技术难点大,面临着地层非均质性强,多重介质、储层压力极低、断裂系统多等多项挑战,在气藏精细刻画及井位部署、渗流机理及库容设计、封闭性评价等方面难度极大,成为国内外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
为此,西南油气田创新形成多重介质高速注采渗流滞后定量表征技术,为单井注采能力评价、库容参数设计提供依据;形成多尺度岩溶缝洞储集体精细刻画技术,首次明确缝洞型气藏枯竭条件下气井产能及渗流特征,为建库有利区划分及井位部署提供依据;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大尺寸井定向钻井技术,实现低压缝洞型储气库高效钻井;形成了地质力学模型与数值模拟模型双向耦合的地质体力学稳定性评价技术,评价储气库注采地质体形变风险。这四项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复杂缝洞型碳酸盐岩储气库技术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推动我国复杂气藏型储气库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四五”以来,西南油气田按照国家天然气清洁能源储备和能源战略要求,规划建设西南储气中心,到2030年将形成“一寺两峡,一坪两场”的分布格局,工作气量将达112亿立方米,可保障长江经济带范围内企业、厂矿和居民用气,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